在我們爸媽那個年代
臺北
裝載著許許多多年輕的夢想
「我兒子/女兒現在在臺北工作」
父母語中含著思念,卻也帶著驕傲
屬於那個勤奮努力的時代
提個行李箱就到臺北打拼
是一件榮譽鄉里的事
現在的臺北
依然是全臺最大,也最發達的城市
幾乎全臺灣的資源都集中在這裡
比起三十年前
跟其他縣市的差距更大了
四年前,我考上了臺師大
對於臺北,我既緊張又期待
僅有的,是跟著高中辯論社來臺北比賽時
對那些北部辯士個個獨當一面的深刻印象
從此開始了我在臺北的遷居生活
隨著年級越來越高
我開始發覺了某些臺北的...風格
恩...我想談的,不是台北人比較冷漠、物價比較貴之類的
宿舍裡的生活,大體住在一起的都還是中南東部的學生
感受是有,卻講不太出來是什麼
大四被趕出宿舍,開始在外獨自生活後
才漸漸明白我們所面對的是什麼
為甚麼許多人總是嫌台北又濕又冷又沒人情味,然後離不開臺北?
為甚麼許多人非常想家,卻又常常在台北一拖二拖三拖,一年根本沒回幾次家?
為甚麼有些人到台北來發展之後,回到家鄉反而產生了不適應,最終還是回來了台北?
為甚麼家鄉的房子比較便宜,很多人卻寧可在房價高到靠北的台北租屋定居?
特別是,現在臺北的工作機會和待遇,對基層而言沒有比較好
為甚麼大家還是很難離開這裡?只有逢年過節才能正正當當的回家?
恩,臺北人不願到其他縣市的比例,要遠比其他縣市高太多了,這又是為甚麼?
對於這些問題,我並沒有要寫一篇社會學論文的意思
講的是我自己的心情
大四之前,我以為
我很少回家是因為活動接了太多沒時間
也不想要再多添交通花費
大四以後我才明白
時間有了,車費也不成問題
為甚麼沒有回家的念頭?(我確實是想家的,抗拒回家或懶惰的不討論)
我想,大多數人不願離開台北回到故鄉的原因
是因為,台北成為我們最大的舒適圈
這裡交通便利,資源豐富
就算你的工作待遇和生活品質根本不如家鄉
你還是會留在這裡
因為,你習慣了
習慣了西門町的熱鬧
習慣了台北捷運的便利
習慣了信義區的繁華奢麋
習慣了學術資源的豐盛易得
還有上個世代深深刻印在我們腦子裡......
習慣認為臺北工作機會與發展性都比較好的想法
如果
你遇到的台北人都還不錯,沒什麼適應不良人情冷暖的問題
或者
是你在台北找到了一個歸屬群體
臺北人成為你出社會後,或者準備出社會前的主要朋友圈
也許更巧的
你愛上了一個台北人,而他/她也確實真心待你
這個舒適圈,在你的心中也更加的穩固了
於是,你回到家鄉
你還是愛著家鄉的土地人情
你還是享受著父母親情的溫馨
你還是會和國高中朋友出去聚聚
只是,你開始認為這些都成為暫時
你的心還是在台北,你的生活也在台北
等著你回去繼續過
有時候,就算你不願意,你也相信了這件事
依附臺北,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因為你很痛苦,很矛盾
你知道你得回去,你也渴望回去
就算你不願意,你也知道台北才是你的生活圈
而你會漸漸發現
對家鄉的印象只剩下人情、故友、休息、天氣、便宜、傳統,還有...不方便
基於這些原因
你開始猶豫...我不喜歡這裡,但我以後真的要離開台北嗎?
很多人因此,就留在這個並沒有讓他很快樂,卻習慣了的地方
這放棄了很多事
放棄了家鄉,放棄了其他比較不發達的縣市
選擇艱難的生活在台北
發達的,也就那麼一小搓人
長期忍受的生存壓力的,是多數人
痛苦,但你情願如此
我想,留在台北
多數人需要的是「放棄」
放棄那些台北沒有的東西
也許珍貴,但你選擇放棄
反過來說
離開台北
是需要「勇氣」的決定
你得有勇氣去堅持一些台北早已失去的東西
包括關於工作機會的迷信
許多的工作機會
是其他縣市帶給台北的
可是離開這裡,有點難
我想我需要這份勇氣,堅持畢業之後離開
對我
臺北,適合旅遊,適合出差
卻不適合生活
留言列表